俄烏戰爭延續 美國究竟是贏家還是輸家? 文:悠然

當俄烏開戰之初,我在《堅料網》寫了一篇〈烏克蘭戰雲下的贏家輸家〉,當時的判斷是:
• 俄羅斯是贏家,因為它最終會得到土地,並且永久削弱烏克蘭。
• 美國短期是贏了,避險資金會湧入美國,提振美國市場。但長遠而言,美國是輸得很慘。因爲它是用長期的國家信用換取短暫的苟延殘喘。
• 歐盟是輸家,因為俄歐(盟)短期難以和好,歐盟只能倒向美國。
• 烏克蘭絕對是輸家,因為它會失去東部,有再分裂之險。
• 中國因遠離戰爭,可能是贏家,但絕不會是輸家。

八個月過去了,特別是前兩天,北溪管道無緣無做遭破壞,俄歐更難走回合作之時,我們更能集中談談美國的贏和輸。

自二戰結束,美國發動大規模援歐的馬歇爾計劃(The Marshall Plan),經濟援助西歐各國、協助重建,對歐洲國家在戰後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於是,我們不難發現那時的國家,誰跟着美國誰就有好的發展,更可能走上繁榮之路,最後連蘇聯都不得不親美,蘇聯崩潰後,俄羅斯近乎跪拜式地親美,最大理由無非是想跟着美國一同富裕。

俄羅斯總統普京
俄羅斯總統普京

不過,新世紀以來,美國在窮兵黷武、任意揮霍下,國力日衰,角色由向盟國的輸血者,漸次變成吸血者,就像這次「鼓動」俄烏衝突,間接打擊歐元,迫歐洲避險資金湧入美國,結果是誰跟美國混,誰就政治撕裂、戰爭、混亂、經濟衰退。

現在的情況使得基辛格的名言更接近現實:「當美國敵人是危險的,當美國朋友是致命的!」(To be an enemy of America can be dangerous, but to be a friend is fatal.)

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
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

歐洲的北約國這麽多年在軍事上完全不謀求獨立,躺在北約享受順風車,如今完全不能獨立自決,自作自受。

現在歐洲的北約國既要增加軍費,市場的錢又被美國吸,先進産業都往美國及中國轉移,天然氣、石油還被美國控制着,政治上也不得不跟美國步調一致。

表面上,是美國盡贏了,贏盡了。

然而,美國是帶頭大哥,哪有大哥是專找小弟着數的?哪有大哥是傷害自己地盤的?這樣的大哥,誰還敢跟着呢?

俄烏戰爭之後,印度是大國中第一個調整親美的。

印度總理莫迪
印度總理莫迪

九月初,在由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(IPEF)首輪部長級會談上,印度以「目前看不到益處」為由,宣佈暫時退出貿易領域的談判。印太經濟框架居然沒有了印度,印度這一把掌不可謂不響亮!

也明顯看出印度開始從親美轉向中立,這不會是一個個案。

前兩天,聯合國安全理事會(UN Security Council)對俄羅斯併吞烏克蘭部分領土提出譴責的決議,俄羅斯反對,中國、加彭、印度、巴西都棄權,中巴印都是金磚國家,也是新興國家,他們都對帶頭大哥投了中立/反對票。

當歐洲衰落、日本再次崩潰、韓國下滑的時候,整個西方文明在世界佔比下降的時候,美國還能吸誰的血?美國在世界的話語權又會怎樣?
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

當不親美的國家過得越來越好,親美的國家過得越來越差,那些跪着的盟國還會任美玩弄嗎?

所以,俄烏戰爭看起來美國還是最大收益者。但西方文明世界是美國力量的源泉,歐洲衰弱了,美國哪裏還有未來?

文:悠 然

學研社成員,香港七十後傳媒人,港大經濟系畢業生,從事媒體編、寫、評、教工作達二十年,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,現爲自由撰稿人,幷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。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